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冬奥之光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体育事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马邦杰、黄玥、张骁、杨帆
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春意涌动、希望萌生的日子,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开幕。纯洁冰雪铺就的舞台上,冬奥之光将照亮全人类追求团结、和平、友谊的前行之路。
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国之大事、全球盛事。
这是2021年10月28日拍摄的国家体育场夜景。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全民健康 人民至上
时针拨回至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奥委会全会即将对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归属进行投票。
“中国人民期盼和等待着这次机会。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一锤定音!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表达的对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坚定支持与庄严承诺,成为申办成功的关键因素。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引领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全民健身一直是新时代中国体育战略布局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抓手。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
这是2008年8月8日晚,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赏焰火。新华社发(吴长青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随后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重磅文件,凸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通过体育提升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且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1年底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健身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7岁及以上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37.2%,比2014年增加3.3个百分点。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亿万学生体质健康。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申办和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也是为这一主旨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23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我们申办北京冬奥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我国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全民健身活动过去存在一个痛点——冰雪运动开展不够普及。此前曾有“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的说法,形象地道出我国冰雪运动地域发展失衡的状况。
改善这一状况,正是我们申办、举办北京冬奥的初衷和担负的使命。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冬奥筹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谋划和要求,北京冬奥筹办成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助推器。
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春意涌动、希望萌生的日子,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开幕...[详细]
阅读(415)2022-02-03
阅读(415)2022-02-03
阅读(415)2022-02-03
阅读(415)2022-02-02
阅读(415)2022-02-02
阅读(415)2022-02-01
阅读(415)2022-02-01
阅读(415)2022-02-01
阅读(415)2022-02-01
阅读(415)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