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习之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新闻资讯

来源:天之家 发表于:2021-08-27 15:23 阅读:

时维处暑,塞罕坝万亩林海满目苍翠。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

绿色的根

时习之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20世纪50年代,这里是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只有高岭、没有美丽。

为彻底改变塞罕坝“飞鸟无栖树”的荒凉,不让弥漫黄沙从这里扑向北京,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创业者扛起铁锹、背上树苗集结上坝,“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拉开植树育林、阻断风沙大幕。

要让荒原披绿装、沙海变林海,谈何容易!

两年时间,他们顶风冒沙,“渴饮河沟水,饥食黑莜面”,一锹一锹填土、一桶一桶浇水,精心种下6400亩落叶松,可成活率不到8%,险些“全军覆没”。

痛定思痛,他们再次挖土浇水,把改良后的落叶松幼苗一一种下。20天后,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大家跑着笑着,冲上荒原,种下一棵棵树苗,10年后,60多万亩树木在塞罕坝拔地而起。

然而,好景不长。1977年和1980年,一场雨凇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大旱,让32万亩林木毁于一旦。此时距他们上坝,已经过去将近20年。

没什么能够阻挡塞罕坝人的脚步!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挫折磨难,塞罕坝人的骨头更硬,意志更坚,办法更多。

——为解决沙地造林绿化树种问题,在塞罕坝工作了20多年的原河北省林业厅厅长李兴源,通过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成功培育出了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落地生根。

——为加快造林进度,1962年来到林场的原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张启恩和工人们边干边研究改进了植苗锹,创造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看似简单的一插、一提、一拧,却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为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林场已过世的老科长王文录当年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一系列新方法。

终于,历时50多年,昔日草木不见,黄沙弥漫的塞罕坝,如今已是春有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有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有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片绿色屏障紧紧扼守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也成了塞罕坝健康发展的根基。

红色的魂

时习之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

三代塞罕坝人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里栽绿,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这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奇迹,更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1962年,承德农专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赵振宇,和大家一起唱着歌上了坝。抗战时期当过游击队长的王尚海,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带着妻子孩子上了坝……他们抱着为国家扛活、让荒原变绿的朴素愿望,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和他们种的树一样,在塞罕坝落地扎根,成为第一代塞罕坝人。

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塞罕坝人。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和他一样,数百名务林人用信念和坚持接过接力棒,努力让树长得更高、林变得更密。

又一个20多年过去了,2008年,刘军和妻子王娟来到位于塞罕坝林场深处的“望海楼”当瞭望员,成为第三代塞罕坝人。当年,“望海楼”不通水电暖,大雪封山时半年无人迹。每到重要防火期,刘军夫妇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辖区方圆20公里林海的火情并汇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棵树”,是夫妻俩共同的工作态度。这一干就是13年。

现在的塞罕坝已经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条件不再那么艰苦,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已融入塞罕坝人的血脉,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追求。